《把對話截圖傳給別人,會不會違法?你一定要懂的通訊隱私界線!》

在現在這個人人用LINE、Messenger、IG私訊溝通的時代,
對話截圖變得太容易,也太常見了:
有時是分享八卦,有時是自保備份,有時卻變成一種公開羞辱或報復手段。

但你有沒有想過——

「我把別人的對話截圖傳給第三人,這樣會不會違法?」
「如果內容涉及對方隱私或機密,我要負法律責任嗎?」
「萬一對方要提告,我會輸嗎?」

一、截圖內容屬於「通訊自由」的範疇

根據《憲法》與《通訊保障及監察法》原則,
雙方通訊內容,屬於私人領域,受法律保障。

只要是未經雙方明確同意,擅自將通訊內容(LINE對話、簡訊、錄音等)轉傳、公開、散布,
就可能涉及下列法律問題:

二、可能構成的違法情況

✅ 1. 妨害秘密罪(刑法第315條之一)

若你未經對方同意,擅自散布「私密性言論內容」,
例如感情對話、內部討論、工作機密、個人隱私等內容,
就可能構成妨害秘密罪,處3年以下徒刑、拘役或罰金。

✅ 2. 名譽權侵害(民法)與加重誹謗罪(刑法)

若你散布的對話內容導致對方名譽受損,或斷章取義導致誤會,
就可能構成名譽權侵害或誹謗行為,被要求賠償或負刑責。

✅ 3. 違反個資法

如果對話中包含對方的姓名、電話、住址、照片或敏感資訊,
你擅自散布,可能構成違反《個人資料保護法》,遭求償甚至行政裁罰。

三、如果對方自願傳訊給我,那截圖我可以自由使用嗎?

不一定。

✅ 雖然你是對話一方,但對方仍享有對通訊內容「隱私權」的保護,
除非有明示授權你可以公開或轉發,否則傳給第三人仍有風險。

尤其如果內容具有下列特徵,風險更高:
• 涉及私人生活、情緒、家事、醫療、金錢
• 涉及公司內部事項或商業資訊
• 涉及他人(第三人)的隱私或評論

四、有哪些例外情況可「正當使用對話內容」?

✅ 若你用於舉證或自保(如報警、法院、存證信函)

此為正當防衛、行使權利,不構成違法。

✅ 若雙方對話屬公開性、無隱私性(如社群留言、公開群組發言)

則不屬於「通訊自由」保障範圍。

✅ 若雙方已同意或對方已自行公開

例如對方已將該對話截圖公開於網路,則可視為放棄通訊私密性。

五、OLAW 建議你這樣處理:

1. 若你想轉傳或公開截圖,務必先取得對方書面同意
2. 涉及職場、感情、糾紛等內容,建議僅用於自保證據,不任意外傳
3. 若對方散布你的對話內容導致傷害,可提告妨害秘密或求償名譽損害

結語:一句話截圖,可能惹上一身官司

現代人講話靠訊息,但每一段通訊,其實都帶有法律上的私密性與人格尊嚴保障。
✅ 不要輕易截圖轉傳,也不要認為「對話是我的」就可以任意處理。
慎用截圖,才能避免誤踩法律紅線!

#OLAW #線上律師 #律師 #法律 #知識 #全台最大律師媒合平台 #截圖 #散布

📢 OLAW 線上律師可協助你判斷通訊內容是否構成侵權、撰寫存證信函、提起名譽損害或妨害秘密告訴,讓你在數位社會中守住說話與被保護的雙重界線!
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
0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