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房價高漲、交易頻繁的現在,房屋買賣常被視為人生重大投資之一。然而,一旦買賣過程中出現法律糾紛,不但金錢損失可觀,也可能衍生長期訴訟風險。以下整理出常見的10種房屋買賣法律糾紛,提供你在交易前、中、後應注意的重點:
一、賣方隱瞞重大瑕疵
如漏水、結構損壞、海砂屋等。
二、房屋非登記屋主擅自出售
買到無權處分的房屋,交易恐無效;建議查驗所有權狀與地籍謄本,確保出售人為真正權利人。
三、訂金糾紛與解約問題
常見買方付訂後因房價、貸款或家人反對等原因想解約,但賣方不退訂金。依「定金契約」性質,建議主張返還或沒收處理。
四、仲介未盡告知義務
如未說明產權問題、租賃狀況、限制登記等,可主張業務過失或民事損害賠償。
五、買賣雙方交屋爭議
交屋當日物品不符、電器損壞、衛浴破損,未事先拍照存證或列點清單,容易釀爭議。
六、銀行貸款未核准
若買方貸款遭拒,導致無法付款,契約中若無設「貸款成就條款」,恐須負違約責任。
七、產權共有但未全體同意出售
如房屋為兄弟姊妹共同持分,僅一人簽約則買賣無效;應確保所有共有人簽字同意。
八、未按期點交產權或地籍異動遲延
產權移轉逾期,可能導致稅賦損失、增值稅落差等。
九、裝潢糾紛與附屬設備歸屬爭議
交屋後發現賣方拆除設備或非原裝狀態,應事先約定清楚,避免爭議。
十、房屋遭查封、訴訟中或有地上權糾紛
買方若未事先查詢不動產現況登記,可能買到有糾紛中的房子。
結語:
在房屋交易中,多一份法律意識,就少一份後悔與風險。買賣雙方在簽訂契約前,務必詳閱條款,並可尋求律師審閱協助,為自己設下法律防線。
OLAW 線上律師資訊平台可協助你找到律師協助,一同守護我們的權益,讓房屋交易更安心!
#OLAW #線上律師 #找律師 #法律 #知識 #全台最大律師資訊平台
相關文章
【什麼?假執行原來是玩真的!!】
《在話題人物臉書下方激進留言真的不用負責嗎?》
《運用YouTube帶風向導致民眾認知偏差,造成商業損失,我們該如何是好?》
《因豪大雨淹水造成生計重大損失,我們該如何是好?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