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,手機一滑,看到朋友轉發某則新聞、災情、股市內線消息,我們往往出於好意也「順手分享」出去。然而你可能不知道,這一指轉發,很可能已經踩到法律紅線。
如果你只是單純地「看到、相信、轉發」,但內容是假的、是未經查證的,甚至在社會上引起不安、造成誤導,你有可能會因此觸法。
📍不是你原創的,也可能要負責
很多人以為:「這又不是我自己寫的,我只是轉貼,應該沒事吧?」
但在法律上,如果你明知內容不實、或未經查證仍任意轉發,仍有可能被認定為散布謠言或不實訊息的行為人。
更嚴重的是,如果你轉發的內容:
•引發社會恐慌(例如疫情災情、恐怖攻擊、搶購潮)
•傷害特定個人名譽(例如指稱誰是性侵犯、誰貪污)
•操縱市場、誤導投資(例如內線消息、爆料某股票漲跌)
•損害政府公權力或信任(例如假冒政府公告、警告)
那麼,你不只是傳錯訊息這麼簡單,可能會面對刑責、行政罰甚至民事求償。
📍判斷責任的關鍵在於「你知不知道這是假的?」
在實務上,法院或檢察官會從以下幾個方向判斷你是否有責任:
1.你是否明知內容是假的?
如果你早就知道這是虛構、惡搞、捏造的內容,卻仍分享,那你可能構成「故意」。
2.你有沒有查證過訊息的真實性?
如果你看到一則新聞,來源不明、沒有官方或主流媒體佐證,你卻完全沒查就轉發,仍可能被認定有「過失」。
3.你分享的對象是誰、影響有多大?
分享到個人群組與分享到公開社團、粉專、社群平台,影響範圍不同,責任評估也會不同。
4.你的身分或社會角色會被納入考量
例如你是老師、媒體人、公務員,轉發不實訊息在法律判斷上可能被視為「社會影響力更大」,所負擔的注意義務也會更高。
📍不想惹麻煩?轉發前先想3件事
1. 來源可靠嗎?
如果不是中央社、主流新聞、官方公告,請小心求證。
2. 轉發內容會造成誰的損害?
提及特定人名?影射某企業?會讓人恐慌?要格外小心。
3. 這訊息是否為標題誇張、斷章取義?
常見於聳動標題文,例如「明天起全台封城」、「某藝人確診死亡」,多半是假新聞或未經證實資訊。
✅ OLAW提醒你:
不是只有刻意造謠才會被罰,好意分享、無心轉發也可能落入法律風險中。
在資訊混亂的時代,負責任地使用社群媒體,就是對他人、對社會最大的尊重與保障。如果你真的不小心惹上官司,也別慌張,請盡快諮詢專業律師協助釐清事實,才是保護自己的第一步。
若你因為傳訊息被提告、遭到警察約談,歡迎透過OLAW平台尋找專業律師協助,我們幫你理清風險、一起守住權益!
#OLAW #線上律師 #找律師 #法律 #知識 #全台最大律師資訊平台 #轉發資訊
相關文章
《風災因政府設施沒維護造成農產品損失,可以求償嗎?》
《試用期可以說走就走嗎?公司能扣我薪水?》
《勞工新制上路!無業務受雇者怎麼保障自己?》
《我沒簽約、只是幫忙…權益上算員工嗎?》
OLaw
全台最大 法律顧問資訊平台
律師找客戶,客戶找律師,就上OLaw平台!
快速找律師
⇀ ALL律師
服務 Service
⇀ 我是律師,成為平台會員
⇀ 我是公司,成為平台會員
⇀ 我是民眾,成為平台會員
歐恩森國際有限公司 VAT:93506905
WEB DESIGN:M45 UNIQUE
歐恩森國際有限公司VAT:93506905
服務條款
//
隱私權條款
service@olaw.com.tw
OLaw線上律師 ©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
WEB DESIGN:M45 UNIQUE
service@olaw.com.tw OLaw線上律師 ©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