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常會遇到情緒激動、爭吵失控的情況,甚至不小心「摔東西」、「塗鴉牆面」、「破壞他人物品」,這些行為看似小事,但在法律上很可能構成「毀損罪」。
那麼問題來了:毀損罪最嚴重會被關嗎?會有前科嗎?有沒有和解就沒事?

別急,本文帶你一次看懂「刑法毀損罪」的法律構成、實務判決與應對方式,讓你有理講理、別讓一時衝動留下人生污點!

🔹什麼是「毀損罪」?

依據《中華民國刑法》規定:

「毀損他人之物者,處以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罰金。」

簡單來說,只要你「無故破壞」了他人「具有財產價值」的東西,不論是實體物品(如手機、機車、家具)還是非實體資產(如文件、圖畫),都有可能構成毀損罪。

🔹實際會被關嗎?刑責怎麼判?

在法律上,毀損罪屬於公訴罪,即使對方不告也可以由檢察官主動偵辦,但在實務中:

🔸常見處分結果如下:

案情狀況 常見處理方式
輕微損壞,有和解意願 緩起訴處分 / 和解結案
無法和解,對方堅持提告 起訴進入審理程序
蓄意破壞或損失嚴重 判拘役或易科罰金
情節重大、有前科或惡性明顯 法官可判處「實際入獄」

🔺最嚴重會被判「一年以下徒刑」並實際執行!(例如:蓄意砸毀多輛汽車、破壞宗教場所、毀壞公有財產等情節重大案件)

🔹這些情境可能構成毀損罪

  1. 爭吵時摔爛對方手機

  2. 在他人車子上潑漆、刮傷

  3. 撕毀他人公文、畫作、設計圖

  4. 公然破壞選舉看板或招牌

  5. 書寫塗鴉在私人牆面上

➡️ 以上行為**若無經對方同意、又具有破壞性,**基本都可成立毀損罪。

🔹常見問答區|你可能也在問…

Q1:只是吵架下意識摔手機,也會被判刑?

只要你摔的是「別人的」,無論是否情緒激動、是否無意,只要造成財物毀損,原則上就成立犯罪。至於是否提告、是否和解,會影響後續是否緩起訴或不起訴。

Q2:對方說「你不賠就提告」,我該怎麼辦?

立即與對方協商金額並提出和解意願,誠意表達可減輕處分機會。若進入調解階段,請務必保留證據與對話紀錄。

Q3:毀損罪一定會留下前科嗎?

不一定。如果檢察官給予「緩起訴處分」或「不起訴處分」,即不會留下前科紀錄;但若經法院判刑並定讞,則可能形成刑事前科。

🔹律師提醒:別輕忽任何「破壞性」動作

在司法實務中,**毀損罪常與「家暴」、「恐嚇」、「竊盜」等罪名並行偵辦,**尤其在夫妻離婚爭議、鄰居糾紛、投資糾葛中更是常見。
因此,建議若你是當事人(加害或被害),應盡快諮詢律師,釐清責任、評估和解方案或蒐集證據。


若你或身邊親友正面臨毀損罪相關法律問題,歡迎透過OLAW 線上律師資訊平台可協助你找到律師協助,一同守護我們的權益!與律師一對一諮詢,讓專業成為你最強的後盾。

#OLAW #線上律師 #律師 #法律 #知識 #全台最大律師資訊平台。
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
0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

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