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也覺得,最近過馬路好像變得「行人至上」?
有駕駛抱怨:「只要行人站在路邊,車子就要急煞!」
也有行人反擊:「我們連命都不敢保證,你們還想搶快?」
那麼,行人真的擁有過度保護嗎?還是駕駛根本沒有理解新法重點?
這篇文章,我們來拆解這場「馬路爭權戰」的真相。
🚦行人優先,法律怎麼說?
根據交通部近年修法重點:
只要行人「已進入」斑馬線,汽車必須「停讓」
若行人正在穿越馬路,汽機車「不讓」就可能處罰
某些縣市(如台中、新北)甚至「行人剛踏上斑馬線前」車就得準備停車
修法的目的是希望降低事故、保障行人生命安全,特別是老人與小孩。
🚗 駕駛的不滿從哪來?
條文模糊,執法太嚴
行人只要站在路邊疑似要走,車也得等?
有些縣市警察抓得很嚴,一個不小心就吃上罰單
交通設計不合理
紅綠燈秒數短、標誌不清、行人穿越設施不足
汽車要在幾秒內完成停車、確認、轉彎,幾乎不可能
變相製造危險
駕駛煞車急停怕罰,反而造成後車追撞
行人以為絕對有優先權,沒看車直接穿越也有風險
🚶 行人的立場也很冤枉
我只是想安全過馬路,為什麼要被逼著快走?
行人走太慢常被按喇叭、瞪眼神,甚至被違規車逼退
過馬路還要被車「擦身而過」是什麼道理?
雖然法律保護行人,但不少駕駛沒減速、不讓行
孩子與長輩根本來不及反應
交通事故受害人中,行人占比仍高,尤其是高齡族群與孩童
⚖️ 到底誰比較有「權」?
其實問題不在於誰的權利比較大,而是:
「在公共交通場域中,誰的受傷風險更大、需要更積極保護?」
答案很明確:是行人。
因為一台車撞到人,後果極大;
但一個人擋住車,充其量只是交通延遲幾秒。
因此法律設定「行人優先」的核心,不是偏袒誰,而是保障最弱勢使用者的生命安全。
✅ 真正該檢討的,不是行人或駕駛,而是「交通設計」
台灣許多道路根本不適合高密度混合交通
斑馬線沒警示、號誌不同步、缺乏人行庇護島
部分警察執法標準不一、駕駛教育缺失
這些都讓行人與駕駛之間產生「制度性對立」。
OLAW 線上律師資訊平台可協助你找到律師協助,一同守護我們的權益!
#OLAW #線上律師 #找律師 #法律 #知識 #全台最大律師資訊平台
#行人優先 #交通安全 #駕駛法律責任 #違規爭議 #道路設計 #台灣交通
相關文章
《在話題人物臉書下方激進留言真的不用負責嗎?》
《運用YouTube帶風向導致民眾認知偏差,造成商業損失,我們該如何是好?》
《因豪大雨淹水造成生計重大損失,我們該如何是好?》
《同事因選舉 投票 結果不符預期情緒失控不上班,造成公司營運損失,怎麼辦?》
OLaw
全台最大 法律顧問資訊平台
律師找客戶,客戶找律師,就上OLaw平台!
快速找律師
⇀ ALL律師
服務 Service
⇀ 我是律師,成為平台會員
⇀ 我是公司,成為平台會員
⇀ 我是民眾,成為平台會員
歐恩森國際有限公司 VAT:93506905
WEB DESIGN:M45 UNIQUE
歐恩森國際有限公司VAT:93506905
服務條款
//
隱私權條款
service@olaw.com.tw
OLaw線上律師 ©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
WEB DESIGN:M45 UNIQUE
service@olaw.com.tw OLaw線上律師 ©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