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網路上照片/影片亂引用,可能會惹禍上身!》

你是否曾經這樣做過?
• 製作簡報時從 Google 圖片抓一張圖就放上去
• 拍短影片隨手截了 YouTube 畫面當素材
• 用別人的 IG 照片來做行銷貼文,並加上自己的 Logo
• 網紅影片太有趣,想轉發分享就直接下載重剪接…
這些行為看似無害,但在法律上,你已經可能踩到著作權的紅線。在數位時代,創作門檻降低的同時,侵權的風險也悄悄提高了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📷 為什麼引用別人的照片/影片會惹上法律麻煩?
因為根據《著作權法》規定,照片與影片皆屬「視覺著作」或「攝影著作」的一種,受法律保護。
只要是具有創意與原創性(例如:構圖、剪輯、文字設計等),創作者就自動享有著作財產權與人格權,不需要登記也具有保護力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⚠️ 常見「以為可以」但實際上會侵權的行為
1. 「網路搜尋來的圖片」隨便拿來用
Google 搜尋到的圖片不代表可自由使用!多數圖片仍保有著作權。即便加註來源,也不等於獲得授權。
2. 轉發網紅或 YouTuber 的影片剪輯精華
沒有經過明確授權的轉載、剪輯、字幕重配、甚至二創,都有可能構成改作或重製行為。
3. 商業用途下的未授權引用
例如電商商品頁、粉專廣告、品牌影片中使用未授權圖片,會被視為侵權營利行為,求償金額更高。
4. 擅自移除浮水印、logo、作者簽名再使用
這會侵害創作者「著作人格權」,即使你不是商業用途,也會構成違法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⚖️ 法律責任可能有哪些?
• 民事責任
• 刑事責任
• 營利行為侵權而在實務上,有些創作者或攝影公司會透過律師發函「主張侵權+求償和解金」,有些案件甚至金額高達數十萬以上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✅ 合法使用素材的正確做法
1. 使用「開放授權平台」的素材
如 Unsplash、Pexels、Pixabay 等,有明確標示可用範圍(但仍須注意是否可用於商業用途)
2. 購買圖庫/影片授權
如 Shutterstock、Adobe Stock、Envato Market 等,確保授權範圍符合使用目的
3. 直接聯繫創作者取得授權書面同意
可用簡訊、信件、訊息截圖等方式留存證據
4. 自己拍、自己剪、自己畫!
最保險也最自由,還能展現品牌特色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🧠 補充觀念:使用 AI 生成圖片就沒事嗎?
AI 生成的圖片若完全由你操作且未使用他人原始著作內容,一般較不具侵權疑慮;
但若你輸入提示中包含品牌名稱、人物肖像、作品名稱,仍可能涉及商標權、肖像權與著作衍生改作爭議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🗝️ 結語
在網路發達、內容大量流動的時代,「方便取得 ≠ 合法使用」。
引用別人素材時,記得三個原則:
確認授權、標註出處、用途清楚
如果你已經收到律師函、或不確定是否構成侵權,建議你儘速諮詢專業律師,評估應對與避免後續責任擴大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如果你是創作者、行銷人、設計師、剪輯師或經營社群的品牌主,OLAW 線上律師資訊平台可協助你找到適合的律師協助,一同守護我們的權益,協助你安心創作、不踩紅線。

#OLAW #線上律師 #找律師 #法律 #知識 #全台最大律師資訊平台#著作權 #照片#影片
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
0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

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