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商場上碰到律師問不停法律問題,似乎被對方免費法律諮詢了,律師要如何界定諮詢費用呢?》

在商務場合、朋友聚會、甚至是Line群組裡,律師總會被「順口一問」:

  • 「我有一個朋友遇到…你覺得這樣法律上怎麼看?」

  • 「這樣會不會被告?」

  • 「我能不能退貨?這樣算詐欺嗎?」

身為律師,你可能一時好意給了建議,但回頭卻發現這根本是一場免費的法律諮詢。
而身為問的人,也不覺得自己該付費,只覺得是閒聊中順便問問。

這種「不小心就諮詢起來」的情境,到底該怎麼處理?律師能不能合理地主張諮詢費用?又該如何設下界線、保有專業形象?

✅ 免費聊聊 vs. 正式諮詢,法律上差在哪?

首先,法律諮詢屬於律師提供的專業服務,就如同會計師幫你看帳、設計師幫你改圖、醫師幫你判斷病因一樣,具有知識價值與職責風險。
一旦給出意見,就可能產生責任,甚至引發誤導風險。

簡單區分的方式是:

類型 特徵 律師能否主張費用?
單純聊天 對方未具體描述案情、未請求具體建議 ❌ 不構成正式諮詢
簡答方向 對方描述情境並請求意見,例如「你覺得我該不該告他?」 ✅ 構成諮詢,可主張收費基礎
案情詳細 提出文件、資料、錄音、希望分析判斷與建議處理步驟 ✅✅ 屬於完整諮詢,應收費

💡 界定諮詢的3個溫和策略,守住你的專業與時間

律師不是冷酷地說「問就要收錢」,但你可以用更專業的方式,劃出界線。

1️⃣ 預告機制:用語言設定諮詢模式

可善用「如果你希望我給完整建議,我們可以安排正式諮詢」這類話語,幫對方預告「進入收費區」。

📌 範例:「這個案子牽涉的層面蠻多的,我可以協助你從法律面分析,但我們可以約正式諮詢時段來深入處理。」

2️⃣ 使用名片/LINE自動回覆,引導正式進線

將專業形象與諮詢流程結合你的名片/社群帳號,讓對方在提問前就知道這是有價值的服務。

📌 建議語句:「感謝你信任我,如果需要詳細法律建議,我可以提供一次完整諮詢,費用是3000元/30分鐘,請點選預約連結。」

3️⃣ 平衡關係:善用社交與商務語言回應

若對方是朋友或潛在客戶,也可用「我怕回答不完整反而誤導你」當作轉向語。

📌 範例:「這問題如果我沒有看過資料就回答,怕給你錯誤建議,不如我們正式聊一次,我會更能負責任地協助你。」

🧭 如何寫清楚諮詢流程與收費標準?

為避免爭議,建議律師可主動公開以下資訊:

  • ✅ 諮詢費用(依時段、議題區分)

  • ✅ 是否可折抵未來委任費

  • ✅ 預約方式(表單/電話/Line)

  • ✅ 諮詢內容不代表最終訴訟勝敗保證

這些內容也可放在 OLAW 個人頁面、社群簡介、律師事務所網站中,提前建立預期管理。

📣 OLAW 提醒每位律師:專業值得被尊重

一位律師的時間與知識,是經過多年累積與無數判例洗禮的結晶。
即便對方是朋友、熟人、老客戶,也不代表法律建議就應該「免費供應」。
建立合理諮詢流程,是守住職業尊嚴的開始。

下一次你在聚會中被問起法律問題,不妨優雅而堅定地說:

「這個議題如果你需要完整協助,我很樂意提供正式法律諮詢,我們可以安排個時段好好聊。」
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如果你是律師,也正在面臨類似的困擾,歡迎你加入 OLAW 平台,一起打造讓專業被看見、被尊重的生態系。

#OLAW #線上律師 #找律師 #法律 #知識 #全台最大律師資訊平台 #法律諮詢 #推薦
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
0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

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