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長期被跟蹤但還未構成騷擾,法律能保護我嗎?》

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——
走在路上、搭同一班捷運、甚至在住家附近,總有個熟悉的陌生人出現?他沒有靠近你、沒有對你說話,但你心裡就是感到不安、壓力山大。

你想問的是:「他好像沒有明顯騷擾我,但我可以報警嗎?我受得了嗎?」
你不是在小題大作,你的感受很重要,法律可以保護你。

🚨什麼是跟蹤?什麼又是「還沒違法」?
台灣已正式施行《跟蹤騷擾防制法》,
明文保障**「感受到威脅、壓迫或影響日常生活」的情境**。
但問題是:不是每種跟蹤行為都能馬上構成法律上的「騷擾」要件。
例如:
•他總是剛好出現在你下班的路上
•他常常坐在你附近的餐廳看著你
•他沒有說話,但你感到害怕、不舒服
⚠️在這種「灰色地帶」,你仍然可以主動累積證據、提出求助。

✅ 法律上的保護方式有哪些?
1️⃣ 蒐證行動先開始
•留下照片、影片或錄音
•記下時間地點與出現頻率
•盡量避免單獨外出、可請親友陪同
📝 建立「感受到威脅」的脈絡與事實基礎,是後續法律保護的依據

2️⃣ 到警察局報案或提出「協助請求」
即使「還沒達到騷擾的門檻」,你可以:
•請求警方「警示對方」
•留存報案紀錄,未來若情況加劇,有完整紀錄可佐證

3️⃣ 申請保護令或跟騷令?有門檻但非不可能
跟蹤騷擾法中,若能證明對方有反覆、特定目的之尾隨、監視、聯絡等行為,即便沒實際肢體接觸,也可申請法院核發「跟騷保護令」。
➡️此類保護令可禁止對方接近、接觸,甚至要求警方監控履行。

❗重要提醒:
你有權利「覺得不安」。
不需等到真的受傷、被接觸、被威脅,才求助。
有時情緒壓力的積累,就是一種侵害。
讓法律成為你與恐懼之間的距離,也讓專業陪你走出這條壓力的路。

若你也正面對無形的壓力、不安,OLAW 線上律師資訊平台可協助你找到律師協助,一同守護我們的隱私權益!
#OLAW #線上律師 #律師 #法律 #知識 #全台最大律師資訊平台 #跟蹤 #隱私權
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
0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

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