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場交通事故,可能一瞬間就改變了兩個家庭的命運。
如果今天你是不小心肇事的一方,除了心慌與焦急外,你還必須冷靜思考:我會負什麼責任?會被判刑嗎?要賠多少錢?要不要請律師?
本篇文章將從刑事、民事與行政三個層面,帶你全面了解肇事者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,避免因不了解而陷入更深的法律風險。
🚨一、刑事責任:你是否構成犯罪?
在交通事故中,如果有造成人員受傷或死亡,肇事者就可能涉及以下刑事責任:
- 過失傷害罪
若因駕駛不慎導致他人受傷,即可能構成此罪,法定刑為拘役或有期徒刑,得併科罰金。
- 過失致死罪
若不幸導致對方死亡,則依此罪論處,最重可處以有期徒刑。
- 肇事逃逸罪
事故發生後若未下車處理,直接離開現場,會構成肇事逃逸,處以有期徒刑,並得併科罰金。
⚠️ 此為非告訴乃論罪,即使對方不提告,警方或檢察官也會主動偵辦。
💰二、民事責任:你要賠多少錢?
除了刑事責任外,肇事者還需面對民事賠償問題,也就是對被害人或其家屬負擔經濟上的損害補償:
常見賠償項目包括:
- 醫療費用(含急救、住院、復健等)
- 精神慰撫金
- 工作損失(因傷失能、誤工等)
- 往生者的喪葬費、扶養人損失等
若有強制險、第三人責任險,可先由保險理賠部分金額,但若保險金額不足,肇事者仍須補足差額。
📝三、行政責任:會不會吊照?會不會罰款?
除了刑民事責任,交通事故還可能帶來行政處分,例如:
- 吊扣或吊銷駕照(依肇事嚴重性、是否肇逃等)
- 罰鍰(如違規超速、闖紅燈、未禮讓行人等)
- 駕駛人講習或心理鑑定(特別是重大事故)
行政責任由警察或監理機關依違規行為裁處,與刑事部分可同時並行。
🤔 常見問題 FAQ
Q1:我不是故意撞人,還會被判刑嗎?
是的,就算是「不小心」,只要有過失(例如未注意車前狀況、超速、分心等),仍可能構成刑事犯罪。
Q2:對方也有違規,責任可以減少嗎?
可。若能證明對方也有過失(例如闖紅燈、未戴安全帽等),法院在判賠時可能酌減你的責任。
Q3:是否一定要請律師?
若事故涉及人命、重傷或對方有意提告,建議盡早諮詢律師,以免言詞不慎造成不利後果,也能協助協商和解、爭取減刑。
✅ 結語:事故發生後,冷靜應對才是真正負責
發生車禍不代表你是壞人,但若不處理好,卻可能讓你變成法律上的「被告」。
了解責任、妥善應對、積極處理與對方和解、配合法院程序,才是最好的自保方式。
如果你或身邊親友正面臨車禍糾紛,別讓恐慌與無知耽誤了最關鍵的黃金時間。
OLAW 線上律師資訊平台可協助你找到律師協助,一同守護我們的權益!
#OLAW #線上律師 #找律師 #法律 #知識 #全台最大律師資訊平台 #車禍 #肇事
相關文章
《在話題人物臉書下方激進留言真的不用負責嗎?》
《運用YouTube帶風向導致民眾認知偏差,造成商業損失,我們該如何是好?》
《因豪大雨淹水造成生計重大損失,我們該如何是好?》
《同事因選舉 投票 結果不符預期情緒失控不上班,造成公司營運損失,怎麼辦?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