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未上市股票買賣是詐騙嗎?小心「未來獲利」的陷阱,可能一去不復返》

你是否曾接過這樣的電話或訊息?
「我們公司手上有一批未上市股票,保證未來上市暴漲五倍,只限內部釋出!」
「某科技公司即將掛牌,我們有內線管道,可代辦申購資格,機會難得!」

看似誘人的投資機會,卻暗藏嚴重風險。這樣的話術,你是否感到熟悉?
其實,「未上市股票買賣」已成為詐騙集團的新包裝工具之一。這種操作常見於近年金融詐欺案件,受害人多數在毫無戒心的情況下,損失數十萬甚至數百萬元。

 

🧠 一、未上市股票是什麼?為什麼容易成為詐騙工具?

未上市股票,指的是尚未在股票市場掛牌交易的公司股份,俗稱「櫃檯股票」、「興櫃股票」或「私募股權」。這些股票的流通管道、資訊公開程度,遠低於一般上市櫃股票。

正因資訊不對稱、難以查證,公司真偽難辨,詐騙集團常假借以下名義騙取投資人金錢:

  • 「保證即將上市」的話術
  • 「內部認購資格有限名額」的焦慮感營造
  • 「由知名公司高層領頭投資」的社會信任誘因
  • 「先匯款、後簽約、無交易平台」的不對等機制

一旦上鉤,投資人會被要求先支付「認購金」、「保證金」、「代辦費用」等,等到發現公司根本不存在或人間蒸發,已經太遲。

 

⚖️ 二、法律怎麼看?這類行為可能觸犯什麼法條?

如果該筆股票交易的對象實際不存在,或是虛構利潤、保證獲利,可能已涉及以下法律問題:

🔹1. 刑法:詐欺罪

利用虛構公司、誤導性話術,騙取投資人金錢,屬於詐欺行為。最重可處以有期徒刑,並得併科罰金。

🔹2. 證券交易法:非法販售未經核准之證券

未經主管機關核准即販售私募證券,屬違法銷售,尤其針對不特定大眾推銷,違者最重可處以有期徒刑。

🔹3. 洗錢防制法、組織犯罪條例

若詐騙涉及多人分工、境外帳戶轉移資金,可能構成組織犯罪或洗錢行為,屬重大經濟犯罪案件。

 

👀 三、真實案例:男子投資未上市股票,半年損失300

根據新聞報導,一名50多歲男子在LINE群組中認識「投資老師」,對方聲稱能內部認購某生技公司未上市股票,保證半年內上市三倍回報。男子先後投入300萬元,直到遲遲未收到股票文件,才驚覺對方已失聯。報案後才發現,整個群組是詐騙集團佈局的「假投資圈套」。

 

四、你該怎麼判斷真假?三個問題立刻辨識風險

  1. 是否無法查詢該公司真實營運資料?
    → 若公司連基本登記、財報都無法查詢,請立即懷疑。
  2. 是否強調「限時限量」、「內線消息」?
    → 這是詐騙常見操控心理的手法,讓你來不及冷靜思考。
  3. 是否要求你「先付款再簽約、無正式管道」?
    → 合法股票交易應透過合法券商或會計制度,不應私下交易或現金匯款。

 

📌 五、如果已受騙,應該怎麼做?

  1. 立即保存證據(對話紀錄、匯款紀錄、公司資料)
  2. 向165反詐騙專線通報
  3. 向警方報案,同時備妥民事求償證據
  4. 尋求律師協助,評估是否可提起刑事告訴與民事訴訟

 

結語|面對高報酬誘惑,最該先投資的,是你的法律常識

每一場詐騙,看起來都像是一場「有內線、有門路」的財富機會,但當你冷靜拆解,會發現所有謊言的共同點就是「不透明」。

投資之前,先投資你的判斷力。對於不熟悉、無法驗證的資訊,請放慢腳步、多方求證,必要時找信任的律師協助把關,才不會讓你多年辛苦,一夕化為泡影。

若你或身邊親友曾經遇過類似投資陷阱,或想確認特定案件是否合法,都可以透過 OLAW 法律平台快速找到專業律師,協助你釐清真相、保障財產。

OLAW 線上律師資訊平台可協助你找到律師協助,一同守護我們的權益!

#OLAW #線上律師 #找律師 #法律 #知識 #全台最大律師資訊平台 #股票 #未上市股票 #詐騙
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
0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

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