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我們發生車禍後,警察會到場處理、測量現場、紀錄雙方說法與肇事情況,這時就會誕生一份名為「車禍初判表」的文件。這份看似普通的紀錄表,其實是許多後續責任判定、保險理賠、甚至民事或刑事訴訟的關鍵依據之一。

那麼,**車禍初判表到底是什麼?有哪些重點需要留意?它有沒有法律效力?能不能翻案?**今天就讓 OLAW 為你完整解析。

 

🔍 一、什麼是車禍初判表?

「車禍初判表」正式名稱為交通事故現場初步研判表,是由處理車禍現場的警察單位根據雙方供詞、現場痕跡、監視器畫面等初步資訊,所做出的責任比例研判意見。

這份文件主要包含以下內容:

  • 當事人雙方的身分與車輛資料
  • 現場簡圖與路口位置
  • 雙方肇因敘述(例如未禮讓、闖紅燈等)
  • 初步肇事責任判斷(通常用 A、B 代表雙方,並列出主次責)

⚠️ 重點提醒:初判表並非法院判決,只是警方的初步觀察與推論,具有一定參考價值,但不具法律強制效力。

 

⚖️ 二、初判表有什麼作用?

雖然不是判決,但初判表卻在後續以下環節中,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:

  1. 保險公司參考理賠責任

車禍雙方多半涉及強制險、第三責任險等保險理賠,保險公司會根據初判表所列肇責來決定給付比例與對象。

  1. 調解或民事訴訟時的參考依據

不論進入鄉鎮市調解會、法院調解或民事訴訟,法官與調解委員多會參考初判表作為事實基礎之一。

  1. 是否移送刑事責任的判斷依據

若事故導致人員受傷或死亡,警方會依據初判表內容決定是否移送刑事偵辦,例如「過失傷害」、「過失致死」等。

 

🧠 三、初判表會錯嗎?能不能爭取改變?

當然可能會錯。警方畢竟是依據「當下蒐集到的初步資料」進行研判,而非專業鑑定。有些常見誤判的情況包含:

  • 沒有蒐集到完整監視器畫面
  • 當事人一方無法表達或意識不清
  • 交通號誌與標線不清
  • 現場無目擊證人佐證

📌 若你對初判結果有異議,可以採取以下行動:

  1. 向警方提出書面意見要求補充說明或附上你方的事證(如行車記錄器影片)
  2. 申請交通鑑定會重新鑑定(可至交通部或地方監理機關申請)
  3. 進入調解或提起民事訴訟,由法院進一步認定實際責任

 

📝 四、初判表的保存與取得方式

🔹 要怎麼拿到車禍初判表?

你可以至處理事故的警察局或交通大隊申請副本,需攜帶:

  • 當事人身份證件
  • 行車事故三聯單(或事故時間與地點資訊)
  • 申請費用(視各單位收費標準)

部分縣市已提供線上申請服務,可至該警政機關網站查詢。

 

結語:初判只是開始,保留證據才是關鍵!

OLAW提醒你,車禍發生當下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靜,立即拍照、保留行車記錄器畫面、找尋目擊者證言,這些都能在後續責任釐清中,提供最有力的佐證。

而車禍初判表雖然只是「初步判斷」,但其影響力往往貫穿整個理賠與訴訟流程,務必要仔細閱讀、理解,必要時可尋求律師協助爭取自身權益。

 
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OLAW
線上律師資訊平台可協助你找到律師協助,一同守護我們的權益!

#OLAW #線上律師 #找律師 #法律 #知識 #全台最大律師資訊平台 #車禍 #初判表
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
0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

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