罷免事件落幕,有人歡喜有人失望。
但若因政治情緒導致同事不來上班、不接電話,甚至讓公司日常營運陷入混亂與損失,老闆或主管該如何處理?
這不僅是情緒管理問題,更牽涉到勞動契約、職務責任與雇主的管理權利。今天就來看這類事件該如何在法律上正確應對。
⚖️ 一、員工不上班不請假,可能違反勞動契約
根據《勞動基準法》,若員工無故曠職達三日或累計六日以上,雇主得依法終止契約且不需預告或給付資遣費。
但要特別注意:
❗「無故」是關鍵詞。
若員工事後主張精神狀況不穩、身心疾病或特殊家庭事由,雇主仍需舉證其不具正當性理由,否則解雇有可能構成不當勞動行為。
✅ 雇主可做的第一步:
-
記錄曠職日期、聯繫紀錄(Line對話、電話紀錄)
-
發出書面通知要求說明及回報,並設期限
-
若屆期未回,視為無故曠職,保留解雇依據
🔍 二、政治行為雖屬個人自由,但不能妨礙工作職責
員工參與罷免、集會遊行、表達政治立場,是《憲法》保障的基本權利。
然而,這些自由不能成為不上班、不履行職務的正當理由。公司仍可依據:
-
勞動契約約定的出勤與責任義務
-
員工手冊或內部規章規定
-
違反職業倫理或影響團隊運作的實際損害情況
進行內部懲處或法律追究。
📉 三、若造成營運損失,公司能求償嗎?
若該員工職務關鍵、未履行工作已造成明確金額損失,公司可考慮提起民事損害賠償請求,但前提是:
-
必須舉證其「故意或重大過失」導致損害
-
必須有明確金額與證據(如合約違約、營收損失、客戶流失)
-
勞工責任限縮原則下,若屬一般工作疏失,法院通常不會支持高額賠償
✅ 建議:針對此類事件,優先採取行政調查與紀律處理,再視情況請律師評估求償勝算。
🛠️ 四、建議雇主立即啟動的三大處置機制
-
召開主管會議,紀錄事發經過與損失狀況
-
發函要求該員工出面說明與提供合理請假證明
-
視回覆情況決定是否記過、懲戒或終止契約
若涉及多人影響職場秩序,亦可檢討內部管理規範與「緊急應變規章」之完備性,避免未來類似事件再次發生。
🤝 五、法律可以保障你,但需要證據與程序
這不是單純的「情緒問題」,而是可能造成企業實質經營風險的勞動爭議。
雇主擁有管理權與契約保障,只要掌握證據、遵守程序,就能保護公司與其他員工的權益。
如有進一步的法律疑問,也建議盡早諮詢律師,避免後續爭議擴大或勞資糾紛發酵。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
OLAW 線上律師資訊平台可協助你找到律師協助,一同守護我們的權益!
#OLAW #線上律師 #律師 #法律 #知識 #全台最大律師資訊平台 #商業損失
相關文章
《在話題人物臉書下方激進留言真的不用負責嗎?》
《運用YouTube帶風向導致民眾認知偏差,造成商業損失,我們該如何是好?》
《因豪大雨淹水造成生計重大損失,我們該如何是好?》
《風災積水害車毀,地下室泡水誰負責?管委會沒作為可以提告嗎?》
OLaw
全台最大 法律顧問資訊平台
律師找客戶,客戶找律師,就上OLaw平台!
快速找律師
⇀ ALL律師
服務 Service
⇀ 我是律師,成為平台會員
⇀ 我是公司,成為平台會員
⇀ 我是民眾,成為平台會員
歐恩森國際有限公司 VAT:93506905
WEB DESIGN:M45 UNIQUE
歐恩森國際有限公司VAT:93506905
服務條款
//
隱私權條款
service@olaw.com.tw
OLaw線上律師 ©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
WEB DESIGN:M45 UNIQUE
service@olaw.com.tw OLaw線上律師 ©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