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酒駕司機出事,乘客也要負責嗎?一次看懂乘客的法律責任與可能風險!》

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情況:

朋友聚餐後有人酒駕,你坐上他的車沒多想,
結果中途發生車禍,警方一查發現司機酒精濃度超標。
這時你開始擔心:

「我沒有喝酒,也沒有開車,會不會也被罰?」
「我沒阻止他酒駕,算不算共犯?會不會要負責任?」

這篇文章將一次釐清:乘客在酒駕事故中可能負擔的刑事與民事責任。

一、法律重點:酒駕者為主行為人,乘客原則上不負刑事責任

根據《刑法》第185-3條,酒後駕駛是屬於「公共危險罪」,
只有實際駕駛者才構成犯罪行為。

因此:
• 只要你不是駕駛人,原則上不構成刑事責任
• 不會因未阻止司機酒駕而被「連坐處罰」或「被告共犯」

這一點在實務中已被多數法院判決採納。

二、但這幾種例外情況下,乘客「可能」要負責!

雖然法律未強制「禁止乘客搭酒駕車」,但如果你**積極參與、明知有危險卻推波助瀾,**就有可能構成以下責任:

✅ 1. 唆使、教唆或幫助犯(刑法第29條)

案例:你鼓吹酒醉朋友「沒事啦,你技術很好」、「快載我回家啦」並幫他開車門、繫安全帶。
若發生事故,這種情況下可能被檢方認定為幫助酒駕實施者,進而共同處罰。

✅ 2. 未成年乘客之監護人未盡責任

若乘客為未成年人,且你是監護人、陪同者,
知情卻放任未成年人搭酒駕車,可能涉及監護疏失與連帶民事責任。

✅ 3. 民事賠償責任的連帶爭議

若酒駕事故造成第三人傷亡,受害人可能會提起民事訴訟,要求乘客一併負責(特別是家屬、共同朋友等)。
雖然法律上未必成立賠償責任,但你可能會被列為「被告一併主張賠償義務」,增加訴訟風險。

三、乘客可採取哪些行動保護自己?

1. 切勿搭乘明知酒駕之駕駛的車輛
• 若可證明你事前不知情,將有助排除責任
• 若事後才知,應立即要求下車或通報其他人處理

2. 若司機執意酒駕,可考慮報警或請他人介入勸阻
• 此舉可視為已盡法律義務與道德責任,具減責效果

3. 遇事故時,積極配合警方調查與釐清關係
• 說明事前未察覺、無主導或參與、事後無規避行為
• 保留對話紀錄或其他佐證證明「無共謀」

四、結語:坐上酒駕車,法律可能不罰,但風險不小!

雖然你不是駕駛,但選擇坐上酒駕的車,等於將生命交給一個不穩定的炸彈。
除了人身安全風險,還可能在事故中被波及、受傷、甚至被誤解為共犯。

因此,你的選擇會決定你是否會成為無辜的責任承擔者。

#OLAW #線上律師 #律師 #法律 #知識 #全台最大律師媒合平台 #酒駕 #事故 #責任
📢 OLAW 線上律師可協助你分析涉案責任歸屬、處理酒駕案件證據協助、撰寫警方說明書、民事賠償防禦方案,讓你在酒駕糾紛中避免成為冤枉者!
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
0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